跳到主要內容 :::
:::
圖示
如何管理進度

時間安排

  • 在縮小題目時,如果有運用到思考法,就可以將題目拆解成可以每周進行的小題目。如果是運用全方位思考法安排每周完成一個小任務,要注意先求有再求好,避免把時間花在一個小任務太久,影響到後面的進度。如果是運用列性思考法安排循序漸進完成,要注意預留緩衝時間,並且要多一點時間給自己比較不熟悉的環節。
  • 除了題目的進度安排,也可以列出想要養成的能力並分析所需鍛鍊的時間。不擅長的部分需要更多時間練習,要預留更多時間,以及可以先想好遇到挫折時可以怎麼做。
  • 如果比較不擅長安排進度,一開始可以先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線上課程,跟著老師的課程安排進行,在過程中可以觀察與模仿老師安排進度的方式。另外,也可以選擇一本書籍閱讀,安排一周一個章節的進行方式。
  • 嘗試使用甘特圖,清楚看出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、可能突發狀況、與他人有關的任務,並抓出每項任務的時間區間。
  • 可以利用段考將學習進度分成前、中、後三個階段,除了第一周探索方向並安排進度、最後一周反思與摘要成果外,段考前後周都可以安排比較鬆的進度,預留時間給自己複習考試和考後收心。另外,也可以安排自己在兩次段考前都要完成階段性任務,避免在最後一周才集中趕進度。

進度管理

  • 將每周進度的小目標列出來,釐清的目標越細就越容易抓時間。目標制定可參考SMART原則:明確(Specific)、可衡量(Measurable)、可達成(Achievable)、相關(Relevant)和有時限(Time-bound)。舉例來說:本周想在40分鐘內閱讀與摘要第一章節,閱讀過程中要提出3個問題並花20分鐘查詢答案,最後花50分鐘寫出一篇300字心得。
  • 替每個小目標設想悲觀時間(遇到問題導致要花的最多時間)與樂觀時間(順利狀況下的最少時間),折衷取出最可能的完成時間。
  • 進行時,在設定的時間內讓自己專心達成目標。如果手機會造成分心就先關機,如果忍不住開始想其他事情,就先記下來在筆記本上。
  • 可以使用番茄鐘工作法(25分鐘專心工作、5分鐘休息),在目標中間設定緩衝與休息時間,想要分心處理的事情就在休息時間處理。
  • 替自己的進度設定百分比,讓自己在預期時間內至少要完成超過七成的進度。時間到的時候,只要超過預期的進度,就先執行下一個目標,避免在一個目標上卡太久。
  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時間管理方式,可以觀察自己是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人,或是同一時間習慣思考很多事的人?找出適合自己的掌控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