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館試擬了「閱讀計畫」與「專題實作」的自主學習計畫各2份,分別說明閱讀一本書可以如何發展成自主學習內容,以及可以如何執行與圖書館有關的專題實作,可點選下載參考。
【閱讀計畫注意事項】
當你還沒有明確的目標,或是有一本平常沒時間閱讀的書籍,都可以考慮利用自主學習,讓自己在一整學期內深度閱讀完一本書,並在過程中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。
不過,既然是利用自主學習的時間來閱讀,可以挑戰自己用不同於課後休閒閱讀的閱讀方式。可以花點時間來挑選出自己感興趣又想挑戰的書籍,並問自己問題:
- 這本書的作者是誰?寫這本書時可能會有什麼觀點?可以用「序、前言、目次」大致了解,並延伸查詢。
- 以這個主題為出發點的書還有哪些?可以在圖書館翻閱書籍,或用線上書店的書籍介紹了解差異性,最後選擇自己最能接受的論述風格或最有興趣的涵蓋內容的書。
- 想像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可以磨練哪些能力,以及哪些是自己最想鍛鍊的。舉例來說,學習前段想訓練資料查詢與摘要能力、中段想訓練資料綜整分析及進度管理能力、後段想訓練寫作與圖表繪製能力,並把這些能力與閱讀書籍的主題內容作連結。
- 這本書相關的資源有哪些?舉例來說,範例中的「繪自然:博物畫裡的臺灣」就有展覽、線上課程、期刊等多種相關資源,「世界圖書館紀行」則可以配合查詢世界各地相關圖書館的網站。
- 閱讀這本書大致需要的時間?考量現實的段考等時間點後做合理安排。
閱讀一本書,往往會有讓你接觸到跨領域知識的機會,是很好的探索起點。
【專題實作注意事項】
在這兩個案例中,以在圖書館工作時常要處理的策展、舉辦活動的實作為例,說明可以如何利用自主學習,體驗職場並做出具體的成果展示。
相較閱讀書籍,專題實作會有更多無法個人掌控的要素,且都要先消化來自多方的訊息後,針對特定的對象傳達訊息。在進行這樣的專題實作時,不僅要瞭解展覽或活動的主題知識,還要了解對象的特性及需求,並有能力以淺顯的文字或圖像影音傳達,會訓練到多元的能力。
雖然這樣的能力養成對未來很有幫助,然而過程可能會遇到更多困難,且時間掌控上也會更不容易,建議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再採納。
另外,可以考慮找合作單位進行這樣的專題實作,有利於在過程中了解實務現場的需求與限制,且成果能實際被看到,學習的收穫會更多。